<track id="mfrxy"><strike id="mfrxy"></strike></track>
  1. <table id="mfrxy"></table>
  2. <td id="mfrxy"></td>

  3. <table id="mfrxy"><option id="mfrxy"></option></table>
    1. <big id="mfrxy"></big>
      <td id="mfrxy"><strike id="mfrxy"></strike></td>

      校園新聞學生天地

      六家機構簽約入駐!火炬區這個園區要在粵港澳大灣區干一件大事

      發布時間:2018/11/19點擊數:485

      11月18日上午, 中山產教融合示范區(德創智谷)暨青軟實訓大灣區基地正式開園。青軟實訓聯合阿里云、全國示范性軟件服務聯盟、吉首大學軟件學院等6家機構簽約入駐德創智谷。阿里云、青軟實訓和火炬區管委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三方將合作共建產業技術培訓平臺,在火炬區引入高校共建二級學院、產業研究院和人才培養基地,為中山新興產業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打造“四位一體”產教融合工程
          德創智谷項目位于火炬區工業核心地帶,將打造“四位一體”的產教融合工程,通過完善人才鏈、教育鏈、創新鏈、產業鏈,將培養的人才重點輸送到中山新一代信息技術、健康醫藥、高端裝備制造3大產業。預計三年基本建成“政校企學研五方聯動、四鏈集聚融合發展、三大產業人才精準對接”的粵港澳大灣區產教融合示范區。
          開園儀式上,國家示范性軟件學院聯盟中山產業研究院在該示范區正式揭牌成立。國家示范性軟件學院聯盟前身為成立于2006年9月的教育部示范性軟件學院建設工作辦公室。該學院聯盟成員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37所國內優秀高校。此次落戶的國家示范性軟件學院聯盟中山產業研究院,將作為國家示范性軟件學院聯盟在珠三角產業聚集區發展的“橋頭堡”,成為幫助將聯盟內高校的教授專家的科研成果與產業進行有效對接、轉化的平臺。產業技術培訓平臺的建立,將為高校在產教融合基地開展產學研合作、科研成果轉化、創新創業等活動提供強有力的平臺支撐。
          60所高校代表及企業家等探討產教創新發展

          當天下午,還舉行了以“灣區經濟信息助力,產教融合創新發展”為主題的產教融合創新發展論壇,北京交通大學、吉首大學等60所高等院校代表參加,阿里巴巴、華為等專家學者、企業家代表就產教融合實踐、傳統制造業智能化轉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等進行深入交流,共同探討產教融合創新發展新模式。
          青軟實訓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全表示,青軟實訓將高校的人才培養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對人才的需求相融合,希望推動教育和產業無縫銜接,創辦以來已為行業內輸送了5萬名人才。
          之所以選擇中山,劉全表示,因為中山處于大灣區的幾何中心,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既是中山市重點發展產業,又是火炬區三大重點支柱產業之一。青軟實訓希望在這里建立一個產學研綜合實踐基地,開展產教融合、科研成果轉化、和學生實習實訓的工作。必須要先把人才高地搭建起來,才能夠把產業高地構建起來。 該基地將計劃落戶6所產業學院,主要希望和阿里合作,里面將設立大數據學院、人工智能學院、微電子學院等,所做的產業學院人才培養方向也和火炬區、中山市要重點發展的產業方向是關聯的。
          記者了解到,該基地占地約6萬平方米,除部分作為人才培養實訓場所,還將劃出一定面積為產業招商引資,整個園區將提供給企業優惠的政策,打造成一個以人力資源為特色的專業化產業園區,幫助高校和產業之間在產學研方面進行對接。
          背景:中山啟動信息技術發展“五年計劃”
          目前,中山市政府已出臺“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五年行動計劃”,對向產教融合所關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的項目和企業給予“產業扶持、產業發展、科技創新、科技金融、科技人才和技術改造”等六個方面的支持。此外,中山市去年還出臺了“人才新政18條”,對人才給予創業保障、就業保障、居住保障、學習保障、醫療保障和發展保障的多方面支持。
          具體說來,產教融合涉及政府、企業、高校、職院、研究院所等各主體機構。在產學研合作方面,覆蓋了技術轉移、成果轉化、實習實訓、風險投資等豐富的內容。
          德創智谷:三年內培養6000人、對接企業數量200家
          2017年至今,國務院、教育部、廣東省政府相繼發文,今年8月《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實施意見》的出臺明確進一步深化我省產教融合發展,同時制定我省產教融合建設試點方案,首批在粵東西北和珠三角地區各遴選2-4個地市開展省級試點。
          德創智谷是由中山良安置業投資開發,中山產教融合服務管理有限公司為運營管理載體,項目位于火炬開發區核心地帶,應”深化產教融合”浪潮,以全新理念打造出聚焦培訓及人才領域的產教融合基地。
          德創智谷占地57畝,建筑面積6.2萬平方米,綠化率達38%,規劃建設有共享公共服務區、產業培訓平臺辦公區、公寓及宿舍區及生活教育配套區,集實習實訓、研發辦公、創新創業、運動休閑配套于一體的園林式、共享形產教融合社區。德創智谷打造“四位一體”的產教融合工程,人才鏈、教育鏈、創新鏈、產業鏈通過德創智谷將人才培養融為一體,培養的人才重點輸送到中山新一代信息技術、健康醫藥、高端裝備制造3大產業,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產教融合示范基地。
          今年8月中山市發布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健康醫藥三大產業發展計劃。其中《中山市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2年)》,提出利用5年時間,實現全市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規模超過1200億元,推動千家工業企業“上云上平臺”,建設50個以上市級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等目標。
          據悉,德創智谷已迎來985高校中南大學的100余名學生,同時吉首大學首批200名大四學生最后一年實習實訓也進入園區實訓了4個月時間。吉首大學93人需要就業學生中目前已經就業62人,占比66.7%,十萬年薪以上14人,最高年薪22萬學生周銀入職阿里巴巴,部分學生被中山工業互聯網平臺東方國信、緯創資通、信靈科技等ICT企業所錄取,其中區塊鏈新銳企業中山明朗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錄用6人。德創智谷通過“引企入教”實現人才培養供給側和產業需求側結構要素全方位融合,實現專業設置與粵港澳大灣區產業發展同步,人才培養目標與產業人才需求的對接,是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和技術技能人才的重要載體和實踐平臺。
          德創智谷預計三年基本建成“政校企學研五方聯動、四鏈集聚融合發展、三大產業人才精準對接”的粵港澳大灣區首席產教融合示范區,顯著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增強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對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的貢獻能力。預計三年內培養6000人、對接企業數量200家、輸送學生人數500人。

      返回列表
      色综合欧美五月俺也去
        <track id="mfrxy"><strike id="mfrxy"></strike></track>
      1. <table id="mfrxy"></table>
      2. <td id="mfrxy"></td>

      3. <table id="mfrxy"><option id="mfrxy"></option></table>
        1. <big id="mfrxy"></big>
          <td id="mfrxy"><strike id="mfrxy"></strike></td>